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92|回复: 6

[分享] 不锈钢的锻造工艺(马氏体、奥氏体)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20 14:05
  • 签到天数: 2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9-12-12 07: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一、奥氏体不锈钢的锻造

    1.概述

    奥氏体不锈钢的碳质量分数小于0.25% ,铬的质量分数17~19% ,镍的质量分数为 8%~18% ,如 12Cr18Ni9 等。为节约价格高的镍,用锰或氮代替部分镍而获得的Cr-Ni-Mn或 Cr-Ni-Mn-N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不发生组织转变,不能用热处理强化,只能通过热锻成形和再结晶获得高的强度。奥氏体不锈钢通常在固溶状态下使用,具有最佳的塑性、 韧性、良好的加工成型性及良好的耐蚀性和抗氧化性,因此一般用于要求耐腐蚀、抗氧化或在较高温度下工作,对强度要求不高,以及在较低温度下使用的零部件。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下晶粒易长大,但长大倾向不如铁素体不锈钢强烈。

    2.锻造温度选择及加热要求

    (1)变形温度选择:

    奥氏体不锈钢的锻造加热温度受高温铁素体(α-相)形成温度的限制,加热温度过高,α-相铁素体的量会显著增多,使钢塑性降低,使塑性变形不均匀,在两相界面产生裂纹。

    因此奥氏体不锈钢的始锻温度一般控制在1150~1200℃。为防止组织中因洗出碳化物使变形抗力增加,产生锻造裂纹。所以终锻温度不应太低,一般不低于850℃。对于普通18-8 型不锈钢始锻温度取1200℃,当含钼或含高硅则取低于1150℃,对于 25-12 型和  25-20 型,始锻温度不高于1150℃,终端温度不低于925℃。

    (2)加热要求:

    不 锈 钢 导 热 性 差 , 加 热 时要 严 格 按 照 温 度 和 速 度 进 行: 800℃以 下 缓 慢 加 热(0.3~0.5mm/min) ,到  920℃后可快速加热。为确保耐蚀性,加热时应严格避免渗碳,因此奥氏体不锈钢不宜在还原性气氛或过分氧化气氛中加热,也不许火焰直接喷射在毛坯上,否则使钢增碳或使晶界区贫铬,提高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锻件在高温区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造成严重过氧化、元素贫化和晶粒粗化,具体可按锻压手册P217 表  2-3-15 选择,一般不少于10~20min 。

    3.奥氏体不锈钢锻造要点

    (1)钢锭锻造时,开始轻压,当变形量达到30%后才能重压。锻造时,应单向送进,避免在一处重复压制,以防止出现中心十字裂纹。

    (2)钢锭锻造比采用4~6,钢坯取2~4,视原材料晶粒度而定。奥氏体不锈钢晶粒度大小对钢的耐蚀性有很大影响。为获得细晶粒并充分焊合中心区的微裂纹和孔隙,应保证最后一火有足够大的锻造比,变形量应大于再结晶临界变形程度,变形量一般应大于  12%~20% 。

    (3)变形过程中要求变形均匀,以得到较均匀的晶粒组织,圆饼锻件可考虑下列措施:

    a.采用光滑的平台和砧面,必要时润滑;

    b.平台和砧面预热到150~450℃;

    c.饼坯两端加低碳钢垫板;

    d.采用叠锻;

    e.变形时采用间歇压缩;

    f.包套镦粗。

    (4)奥氏体不锈钢冷缩率大。锻件最终成形时,应考虑较大的收缩率(1.5~1.7% ),避免锻件在冷却后因尺寸不足造成废品。

    (5)锻件温度应在850℃以上切边(冷锻件应预热到900~950℃再切边)。

    4.锻后冷却

    为避免奥氏体不锈钢沿晶界析出Cr23C6 而增加晶间腐蚀倾向,所以要求锻后快冷。尤其在奥氏体敏化温度范围(480~815℃),在此区间不得停留,必须快冷。奥氏体不锈钢锻后空冷、坑冷、砂冷均可。

    5.变形后续工序

    (1)为使锻造和空冷过程中析出的碳化物重新溶入奥氏体,得到均匀单一的常温奥氏体

    组织,减轻晶间腐蚀敏感性,因此锻后应进行固溶处理,即1020~1050 ℃加热保温,然后水冷。为防止晶粒长大,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保温时间不宜过长。

    (2)含 Ti 、Nb 的奥氏体钢,固溶后再进行稳定化处理。即将钢加热到850~880℃保温空冷,此时  Cr23C6 溶解, TiC 不完全溶解,  且在冷却过程中充分析出,从而降低Cr23C6的含量,降低晶间腐蚀倾向。

    (3)对经冷加工和焊接后的锻件,为消除残余应力,要进行去应力退火。

    不含  Ti 、Nb 的奥氏体不锈钢:加热温度不超过450℃,以防止Cr23C6 析出;对超低碳和含Ti 、Nb 的奥氏体不锈钢:加热温度不低于 850℃,然后缓冷,消除应力,可减轻晶间腐蚀倾向,并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

    (4)奥氏体不锈钢还往往经冷变形后使用,只要按“固溶处理-冷变形 -敏化处理”工序进行,就可获得优异的抗应力腐蚀和抗晶间腐蚀性能。

    (5)为消除表面氧化皮和缺陷,采用先酸洗再喷砂或滚筒抛光在酸洗。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20 14:05
  • 签到天数: 23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07: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马氏体不锈钢的锻造

    1.概述

    马氏体不锈钢碳的质量分数为0.1%~0.4%( 其中9Cr18为0.9%) ,铬的质量分数为 12%~18% ,如 1Cr13, 2Cr13, 3Cr13, 4Cr13 等。此类钢高温时为奥氏体组织,冷却到室温为马氏体组织,可通过热处理强化,提高力学性能。

    马氏体不锈钢淬火后的强度、硬度随含碳量增加而提高,但耐蚀性及塑、韧性随之降低,其耐蚀性不如奥氏体不锈钢。但因该类钢具有很高的热强性和较好的耐蚀性,特别适合  550~600℃以下及湿热条件工作的承力件。

    2.锻造温度选择及加热要求

    (1)锻造温度选择

    马氏体不锈钢加热温度不宜太高,过高组织会出现δ铁素体,使钢的塑性下降,且易在两相界面产生裂纹。因此马氏体不锈钢的始锻温度一般为 1100~1150℃。终端温度不宜太低,若温度过低,钢的塑性下降较大,易产生锻造裂纹。因此终锻温度因含碳量而异,高碳的取925℃,低碳的取850℃,均应高于钢的同素异构转变温度。

    (2)加热要求:

    马氏体不锈钢的导热性差,为防止坯料开裂,在实际生产中,坯料的入炉温度应低于400℃。同时, 850℃前应缓慢加热,之后才能快速加热到始锻温度。锻件在高温区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造成重过氧化、元素贫化和晶粒粗化,具体可按锻压手册P217 表  2-3-15 选择,一般不少于10~20min 。

    3.马氏体不锈钢锻造要点

    (1)马氏体不锈钢高温组织为单相奥氏体,锻造没有特殊困难,但在900~950℃范围内要避免重击,以防破裂。

    (2)锻造比一般取2~3;终锻变形量应大于12%~20%

    (3)终锻变形程度不易过小。若加热温度高、终锻变形程度小时,可能由于组织遗传引起低倍粗晶。

    (4)马氏体不锈钢对表面裂纹敏感,若表面有划伤,锻前应车去。

    4.锻后冷却

    马氏体不锈钢对冷却速度特别敏感,空冷即可获得马氏体组织,使锻件内存在很大热应力、组织应力和残余应力,易导致表面裂纹。所以马氏体钢锻后应缓冷方式。一般是将锻件放在200℃左右的炉中或石棉保温箱中冷却,或是转入 600℃炉中保温并随炉冷却。

    5.变形后续工序

    (1)冷却后应及时进行软化退火处理(680℃~780 ℃保温  2~4h),以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机械加工。

    (2)马氏体不锈钢使用前需经淬火( 980℃ ~1050℃)+回火处理,  因各类零件对性能的要求不同,回火加热温度不完全相同。1Cr13、2Cr13 钢需在高温(660~790℃)回火后使用;3Cr13、4Cr13 及 9Cr18 钢需低温(  200~300℃)回火后使用。为防止产生龟裂(应力腐蚀裂纹),锻件酸洗必须安排在回火处理之后。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2-5-27 22:10
  • 签到天数: 3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2-4-19 22: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说“奥氏体不锈钢的锻造加热温度受高温铁素体(α-相)形成温度的限制,加热温度过高,α-相铁素体的量会显著增多,使钢塑性降低,使塑性变形不均匀,在两相界面产生裂纹”,但是实际生产中钢锭要进行高温扩散,来消除α-相铁素体。不解,请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5-27 18:48 , Processed in 0.1033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