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64|回复: 0

[分享] 氨致应力腐蚀开裂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5-11 05:32
  • 签到天数: 3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0-5-10 21: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铜合金氨致应力腐蚀开裂( NH3SCC )
    黄铜和青铜是最容易发生氨致应力腐蚀开裂的铜合金,铜镍合金发生开裂的几率较低。

    (1) 敏感性因素
    a. 铜锌合金(黄铜) , 包括海军黄铜和铝黄铜, 容易发生开裂; 黄铜中的锌含量影响敏感性, 尤其是Zn 质量分数超过15%时。

    b. 必须存在NH3 或铵化合物的水溶液, 并有氧, 但是痕量的氧已足够。

    c.pH 高于8.5。

    d. 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

    e. 残余应力促进开裂, 轧制区域十分敏感。

    (2) 损伤的外观或形貌a. 表面开裂, 有浅蓝色的腐蚀产物。
    b. 换热器管束表面有单一或高度分支的裂纹。
    c. 裂纹可以是穿晶或沿晶的, 取决于环境和应力水平。

    (3) 防护措施
    当Zn质量分数降低到15%以下时, 铜锌合金的耐蚀性能提高。90-10CuNi和70-30CuNi 几乎不腐蚀。蒸汽环境中的SCC 有时可以通过防止空气的进入来控制。

    (4) 检查和监测检查水样品pH 和NH3 , 以评价铜合金的敏感性。采用涡流检测或目测检查换热器管束的开裂。

    (5) 炼厂氨致应力腐蚀开裂
    ① H2S-NH3-H2O型腐蚀
    影响此形式腐蚀的主要因素有:

    a. NH3 和H2S 的浓度越高, 腐蚀越严重;

    b. 管内流体的流速越高, 腐蚀趋剧烈; 当然流速过低, 会使铵盐沉积, 导致管子的局部垢下腐蚀;

    c. 某些介质存在的影响, 如氰化物的存在, 对腐蚀将产生强烈影响, 氧的存在( 主要是随着注入的水而进入) 也会加速腐蚀。

    ②硫酸烷基化塔顶氨致应力腐蚀开裂
    为了控制分馏段塔顶系统过度的腐蚀, 对反应器产物进行碱洗和水洗来除去酸性杂质是非常重要的。在塔顶系统中, 有时已经使用中和型和成膜型胺类缓蚀剂。

    为了降低腐蚀速率并尽可能减少缓蚀剂的用量, 使用中和型胺或NH3 可以把塔顶水冷凝液中和到pH 值6~7。但是, 在有些情况下, NH3 可引起塔顶冷凝器中的海军黄铜管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③催化重整氨致应力腐蚀开裂问题
    在催化重整装置中, 能够发生3 种类型的应力腐蚀开裂, 其中之一就是氨致应力腐蚀开裂, NH3 存在于预处理反应器和重整反应器的流出物里, 溶解在水里形成氨水, 使铜基合金迅速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④延迟焦化装置氨致应力腐蚀开裂问题
    延迟焦化装置中的设备容易受到许多低温腐蚀机理的影响, 其中包括铜基合金的氨致应力开裂, 焦化塔在执行水急冷、水蒸气清焦和放空作业时, 这些腐蚀机理起作用。

    但是, 由于所有焦化塔通常都有放空管道和排污罐, 它们几乎持续暴露在湿放空蒸汽和液体中。

    急冷水和放空蒸汽和液体中通常含有大量H2S、 NH3 、NH4Cl、NH4HS 和氰化物, 这些腐蚀剂是从焦化装置进料的热裂化反应释放出来的。在焦化装置中, 由于有NH3 , 在溶液的pH 值比较高的地方, 铜合金管会发生氨致应力腐蚀开裂。

    ⑤硫黄回收装置腐蚀问题氨致应力腐蚀开裂
    气体进料通常富含H2S和饱和水蒸气,还可能含有夹杂的烃和胺。这些使用条件下能够造成H 渗透进入钢材, 因此, 要考虑到气体进料存在氢致开裂(包括氢鼓包) 和硫化物应力开裂(SSC) 的危险。

    此外, 气体进料里也可能有NH3 , 会引起NH3 致应力腐蚀开裂, 如还有氰化物, 就会加快腐蚀速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4-24 14:06 , Processed in 0.1780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