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65|回复: 8

[交流] 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5-8 19: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
装配与焊接是焊接结构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直接关系到焊接结构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一种焊接结构,由于其生产批量、生产条件不同,或由于结构形式不同,可有不同的装配方式、不同的焊接工艺、不同的装配—焊接顺序,也就会有不同的工艺过程。本章重点介绍装配与焊接工艺方法。   
第一节    焊接结构的装配
装配是将焊前加工好的零、部件,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按生产图样和技术要求连接成部件或整个产品的工艺过程。
一、装配方式的分类
装配方式可按结构类型及生产批量、工艺过程、工艺方法及工作地点来分类。
(一)按结构类型及生产批量的大小分类
1.单件小批量生产
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结构经常采用划线定位的装配方法。该方法所用的工具、设备比较简单,一般是在装配台上进行。划线法装配工作比较繁重,要获得较高的装配精度,要求装配工人必须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2.成批生产
成批生产的结构通常在专用的胎架上进行装配。胎架是一种专用的工艺装备,上面有定位器、夹紧器等,具体结构是根据焊接结构的形状特点设计的。
(二)按工艺过程分类
1.由单独的零件逐步组装成结构
对结构简单的产品,可以是一次装配完毕后进行焊接;当装配复杂构件时,大多数是装配与焊接交替进行。
2.由部件组装成结构
装配工作是将零件组装成部件后,再由部件组装成整个结构并进行焊接。
二、装配的基本条件
在金属结构装配中,将零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称为部件装配;将零件或部件总装成产品则称为总装配。无论何种装配方案都需要对零件进行定位、夹紧和测量,这就是装配的三个基本条件。
1.定位
定位就是确定零件在空间的位置或零件间的相对位置。
图6-1所示为在平台上装配工字梁。
2.夹紧
夹紧就是借助通用或专用夹具的外力将已定位的零件加以固定的过程。
3.测量
测量是指在装配过程中,对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和各部件尺寸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测量,从而鉴定定位的正确性和夹紧力的效果,以便调整。
上述三个基本条件是相辅相成的,定位是整个装配工序的关键,定位后不进行夹紧就难以保证和保持定位的可靠与准确;夹紧是在定位的基础上的夹紧,如果没有定位,夹紧就失去了意义;测量是为了保证装配的质量,但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不进行测量(如一些胎夹具装配,定位元件定位装配等)。
三、定位原理及零件的定位
1.定位原理
零件在空间的定位是利用六点定位法则进行的,即限制每个零件在空间的六个自由度,使零件在空间有确定的位置,这些限制自由度的点就是定位点。
2.定位基准及其选择
(1)定位基准  在结构装配过程中,必须根据一些指定的点、线、面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结构中的位置,这些作为依据的点、线、面,称为定位基准。
图6-2所示为容器上各接口间的相对位置,是以轴线和组装面M为定位基准确定的。装配接口Ⅰ、Ⅱ、Ⅲ在筒体上的相对高度是以M面为定位基准而确定的;各接口的横向定位则以筒体轴线为定位基准。
(2)定位基准的选择  选择定位基准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装配定位基准尽量与设计基准重合,这样可以减少基准不重合所带来的误差。
2)同一构件上与其它构件有连接或配合关系的各个零件,应尽量采用同一定位基准,这样能保证构件安装时与其它构件的正确连接和配合。
3)应选择精度较高,又不易变形的零件表面或边棱作定位基准,这样能够避免由于基准面、线的变形造成的定位误差。
4)所选择的定位基准应便于装配中的零件定位与测量。  
四、装配中的测量
测量是检验定位质量的一个工序,装配中的测量包括:正确、合理地选择测量基准;准确地完成零件定位所需要的测量项目。
(一)测量基准
测量中,为衡量被测点、线、面的尺寸和位置精度而选作依据的点、线、面称为测量基准。
图6-2所示,容器上各接口位置中定位基准的选择。
(二)各种项目的测量
1.线性尺寸的测量
线性尺寸,是指工件上被测点、线、面与测量基准间的距离。线性尺寸的测量主要是利用刻度尺(卷尺、盘尺、直尺等)来完成,特殊场合利用激光测距仪来进行。
2.平行度的测量
(1)相对平行度的测量  相对平行度是指工件上被测的线(或面)相对于测量基准线(或面)的平行度。
图6-3、6-4是相对平行度测量的例子。
(2)水平度的测量  水平度就是衡量零件上被测的线(或面)是否处于水平位置。施工装配中常用水平尺、软管水平仪、水准仪、经纬仪等量具或仪器来测量零件的水平度。
3.垂直度的测量
   (1)相对垂直度的测量  相对垂直度,是指工件上被测的直线(或面)相对于测量基准线(或面)的垂直程度。尺寸较小的工件可以利用90o角尺直接测量;当工件尺寸很大时,可以采用辅助线测量法,即用刻度尺作为辅助线测量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
对于一些桁架类结构上某些部位的垂直度难以测量时,可采用间接测量法测量。
如图6-7所示,对塔类桁架进行垂直度间接测量。
(2)铅垂度的测量  铅垂度的测量是测定工件上线或面是否与水平面垂直。常用吊线锤或经纬仪测量。当结构尺寸较大而且铅垂度要求较高时,常采用经纬仪来测量铅垂度。
4.同轴度的测量
    同轴度是指工件上具有同一轴线的几个零件,装配时其轴线的重合程度。测量同轴度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
图6-9所示,测量三节圆筒组成的筒体的同轴度。
    5.角度的测量
装配中,通常利用各种角度样板来测量零件间的角度。
图6-10是利用角度样板测量角度的实例。
  五、装配用工夹具及设备
(一)装配用工具及量具
常用的装配工具有大锤、小锤、錾子、手砂轮、撬杠、扳手及各种划线用的工具等。常用的量具有钢卷尺、钢直尺、水平尺、90o角尺、线锤及各种检验零件定位情况的样板等。
(二)装配用夹具
装配夹具是指在装配中用来对零件施加外力,使其获得可靠定位的工艺装备。主要包括通用夹具和装配胎架上的专用夹具。
1.螺旋夹具  图6-12为几种螺旋机构
   (1)弓形螺旋夹(又称C形夹)  它是利用丝杆起夹紧作用。
   (2)螺旋拉紧器  它是利用螺母在丝杆上相对运动起拉紧作用,
(3)螺旋压紧器  通常是将压紧器的支架临时固定在工件上,再利用丝杠起压紧作用。
(4)螺旋推撑器  起顶紧或撑开作用,可用于装配和矫正。
2.楔条夹具  图6-13为楔条夹具的应用
楔条夹具是用锤击或用其他机械方法获得外力,利用楔条的斜面将外力转变为夹紧力,从而达到对工件的夹紧。楔条夹具在使用中应能自锁,其自锁条件是楔条(或楔板)的楔角应小于其摩擦角,一般采用的楔角小于10o~15o。
3.杠杆夹具  图6-14所示为几种常用的杠杆夹具
   (三)装配用设备
  对装配用设备的一般要求如下:
    1)平台或胎架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平台或胎架表面应光滑平整,要求水平放置。
    3)尺寸较大的装配胎架应安置在相当坚固的基础上,以免基础下沉导致胎具变形。
    4)胎架应便于对工件进行装、卸、定位焊、焊接等装配操作。
    5)设备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要低。
   1.装配用平台
   铸铁平台  钢结构平台  导轨平台  水泥平台  电磁平台  
2.胎架
胎架又称为模架,胎架常用于某些形状比较复杂,要求精度较高的结构件。它的主要优点是利用夹具对各个零件进行方便而精确的定位。但由于投资较大,故多为某种批量较大的专用产品设计制造,适用于流水线或批量生产。
    六、装配的基本方法
1.装配前的准备
(1)熟悉产品图样和工艺规程  
(2)装配现场和装配设备的选择
    (3)工量具的准备  
    (4)零、部件的预检和除锈  
(5)适当划分部件  
2.零件的定位方法
    (1)划线定位  
(2)销轴定位  
(3)挡铁定位  
(4)样板定位  
(三)零件的装配方法
     1.划线定位装配法
    划线定位装配法是利用在零件表面或装配台表面划出工件的中心线、接合线、轮廓线等作为定位线,来确定零件间的相互位置,以定位焊固定进行装配。
    图5-18所示为钢屋架的划线定位装配。
2.工装定位装配法
    (1)样板定位装配法  
图5-19所示,斜T形结构的样板定位装配
    (2)定位元件定位装配法  它不需要划线,装配效率高,质量好,适用于批量生产。
    (3)胎夹具(又称胎架)装配法  适于批量生产的焊接结构。
     3.工件固定式装配法
    工件固定式装配方法是装配工作在一处固定的工作位置上装配完全部零、部件,这种装配方法一般用在重型焊接结构产品和产量不大的情况下。
4.工件移动式装配法
     (四)装配中的定位焊
      定位焊也称点固焊,用来固定各焊接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以保证整体结构件得到正确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定位焊缝一般比较短小,而且该焊缝作为正式焊缝留在焊接结构之中,故所使用的焊条或焊丝应与正式焊缝所使用的焊条或焊丝牌号和质量相同。  
七、装配工艺过程的制定及典型结构件的装配
    (一)装配工艺过程的制定
1.装配工艺过程制定的内容  
装配工艺过程制定的内容包括:零件、组件、部件的装配次序;在各装配工艺工序上采用的装配方法;选用何种提高装配质量和生产率的装备、胎卡具和工具。
2.装配工艺方法的选择  
根据不同产品和不同生产类型的条件,常用的装配工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互换法 、选配法、修配法  
(二)装配顺序的制定
    装配—焊接顺序基本上有三种类型:整装—整焊、零件—部件装配焊接—总装配焊接和随装随焊。
(三)典型结构件的装配
    1.钢板的拼接  
    2.T形梁的装配
T形梁是由翼板和腹板组合而成的焊接结构,根据生产类型不同,可采用下列两种装配方法:
(1)划线定位装配法  在小批量或单件生产时采用。
(2)胎夹具装配法  成批量装配T形梁时,采用图5-25所示的简单胎夹具。
    3.圆筒节对接装配
    圆筒节对接装配的要点,在于保证对接环缝和两节圆筒的同轴度误差符合技术要求。
    筒体装配可分卧装和立装两类。
(1)筒体的卧装  筒体卧装主要用于直径较小长度较长的筒体装配,装配时需要借助于装配胎架,图5-28a、b所示为筒体在滚轮架和辊筒架上装配。
   (2)筒体的立装  为防止筒体因自重而产生椭圆变形,直径较大和长度较短的筒节拼装多数采用立装,即竖装。从而可以克服由于自重而引起的变形。立装时可采用图5-29所示的方法。  
     焊接结构的焊接工艺
   焊接是将已装配好的结构,用规定的焊接方法、焊接参数进行焊接加工,使各零、部件连接成一个牢固整体的工艺过程。制订合理的焊接工艺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非常重要。
一、焊接工艺制订的内容和原则
    1.制订焊接工艺的原则
    2.焊接工艺制订的内容
1)合理的选择焊接方法及相应的焊接设备与焊接材料。
2)合理的选择焊接工艺参数。
3)合理的选择焊接热参数。
4)选择或设计合理的焊接工艺装备。
二、焊接方法的选择
为了正确地选择焊接方法,必须对各种焊接方法的生产特点及适用范围充分了解。
选择了最佳焊接方法后,就可根据所选焊接方法的工艺特点选择焊接材料和焊接设备。
三、焊接工艺参数的选定
正确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应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焊接工艺参数的选定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对产品的材料及其结构形式作深入的分析,着重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焊接性。
   2)为获得合格产品及保证焊接接头焊接应力和变形最小,应考虑焊接热循环对母材和焊缝的热作用。
   3)根据产品的材料、焊件厚度、焊接接头形式、焊缝的空间位置、接缝装配间隙等,查找各种焊接方法有关标准、资料,结合实践经验来确定焊接工艺参数。
4)认真考虑与分析,正确确定焊缝的焊接顺序、焊接方向以及多层焊的熔敷顺序等。
    四、确定合理的焊接热参数
    1.预热
    预热是焊前对焊件进行全部或局部加热,目的是减缓焊接接头加热时温度梯度及冷却速度,适当延长在800~500℃区的冷却时间,从而减少或避免产生淬硬组织,有利于氢的逸出,可防止冷裂纹的产生。
    2.后热
     后热是在焊后立即对焊件全部(或局部)利用预热装置进行加热到300~500℃并保温1~2h后空冷的工艺措施,其目的是防止焊接区扩散氢的聚集,避免延迟裂纹的产生,所以后热也称除氢处理。
    3.焊后热处理
焊接结构的焊后热处理,是为了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
  五、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就是为验证所拟定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
1.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
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在于验证焊接工艺指导书的正确性,焊接工艺正确与否的标志在于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2.焊接工艺评定条件与规则
3.焊接工艺评定的方法
4.焊接工艺评定程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3 23: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   路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1 收起 理由
qql -1 灌水嫌疑!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11 09: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配上图片效果就更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26 09: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够直观,但是理论说得很详细,楼主总结的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12 11: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太多,有点乱!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29 19: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 支持一下,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1-11 09: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正需要这方面的资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9 09: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10 11: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好好学习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11-17 18:10 , Processed in 0.1417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