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78|回复: 11

[已答复] 影响型砂透气性的因素有哪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9 18: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我司有造型生产线两条;第一条线的型砂含泥量为11.86% ,水份3.2-3.6%,透气性230-260 ,湿压强度0.094MPa,紧实率为36%。第二条线的型砂含泥量为10.6% ,水份2.6-3.2%,透气性200-220 ,湿压强度0.114MPa,紧实率为37%。不知为什么透气性有这样的差别,请高手指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9 20: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与含泥量与水分有一定的关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5 11:18
  • 签到天数: 50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7-9 20: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条造型生产线的原砂粒度分布一样吗?如果一样,那么就与膨润土有关,第二条线的型砂中膨润土含量肯定比较高。其实,从你的数据来看,差别不是很大。无论生产球铁还是灰铁都没有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1 21:27
  •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7-9 22: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为什么会有差别很大的想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0 06: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两条什么样的造型线?造型工艺不一样,型砂性能指标也不一样,依我们的经验:湿压强度低了一点,透气性高了一点,透气性通常与原砂粒度和粒形、含泥量、陶土煤粉加入量有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1 18:10
  • 签到天数: 1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7-10 08: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和碾沙方式有关系么?一种是碾轮式的  一种式转子式的!大家讨论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08: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4# chine.cao 5 z- {  \* X6 R
    第一条线含泥量高,透气性也高 ,第二条线都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08: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pgzwl 于 2009-7-10 08:19 编辑
    # g  Z: v! F% }1 O7 i$ N/ Z& Q" Z& [) k4 H
    5# s-xy9957 ; \+ F/ j6 ]1 r
    造型工艺一样的!我们的数据式实验室得出的!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0-8 11:35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7-10 12: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无沙箱造型,抗压强度太低了。透气性的检测数据与多种因素有关:透气仪本身,建议对透气仪进行鉴定;紧实率测定仪(同样进行鉴定,可能是重锤磨损,三锤紧实程度不够);过筛的网孔;锤击式紧实率测定仪的安放位置是否牢固;型砂温度是否过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11 12: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有点矛盾的地方,应该是含泥量高透气性低,不过和型砂的粒度也有很大关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5-5 11:18
  • 签到天数: 50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7-11 17: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 a8 v. }  a+ V0 @- g& B& {
    请问,做了多少次对比试验?绝不能仅凭几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7-25 23: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数据应该有问题,水分、含泥量、紧实率三者关系没法对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7-21 05:33 , Processed in 0.1298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