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9|回复: 3

[交流] 关于铸造工艺的设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3-11 18:10
  • 签到天数: 1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11-5 11: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各位前辈:能否交流下你们拿到一个新产品的铸件图,怎么样去开发浇冒系统?具体的步骤是怎么样的??" L2 K4 _; y" a2 g4 O) z. o3 w! D8 `
    就是说什么顺序去设计浇冒系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6 16: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找专业的模具厂来开模,试浇注后,自己再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小修改。
    ) B( l3 l+ }* S! M6 l4 q有时在开模前,要和模具厂的工程师商讨,把过去的问题反馈跟人家,这样会做得把握大些。
    - M9 r9 B+ `0 B1 o& C8 C1 ^自己想学习的话,这论坛里资料很多,书籍里第一帖就是美国AFS的浇冒系统设计,英文版的,可以参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1-6 16: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9-19 08:54
  • 签到天数: 1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09-11-7 09: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拿到手的一般是产品图(机加工后的成品图),根据铸件外形特点确定分型面及初步模糊的模具工艺轮廓(包括缩尺,一模几件、外模、芯盒个数,起模斜度等等),而后根据机加工的工艺员一般的工艺手法(放余量的手法)和铸件本身的特点替补余量(一般情况下贴补余量不会对整个外模或芯盒产生太大影响)。而后对整个产品设计浇冒口工艺。- Q7 y3 N: y. q6 d# K4 n9 J6 q
    首先是冒口位置:
    1 Y1 m/ T  E9 k0 v2 h铸钢件较为简单,依据手册的参数依次添置冒口,(其中也遵循一个冒口补缩多个热节的原则,以及配合冷铁使用),对于孔径小的铸钢件一般做成实孔后加工,否则粘砂造成的刀费比钻实孔的还要多。同时确定浇道位置(顶、侧、底、阶梯)及特点(开放、闭合、半封闭),然后就是出气眼的位置,最后根据此时的工艺布置确定底、盖箱及型板大小。
    . i7 T$ E+ k4 k3 f  R5 }$ m* e对于铸铁来说较为复杂。一般顺序类似铸钢。冒口原则是远离热节、靠近热节(魏斌的均衡凝固理论的的原话),模具工艺我们一般首选平盖箱模式(尽量工件位于下箱便于排气),当然现在很多铸件外形越来越复杂,平盖箱的运用少了。对于浇道,小薄壁件我们一般会在薄壁、顶注、尽量以冒口当浇口的原则下设计,个别薄壁用缝隙式或雨淋式。大件一般底注加冒口反补、或阶梯浇注原则下设计。3 B2 w5 q4 \+ @7 E$ \* I2 ~
    有色没接触,等待高人。' z# w4 l; b4 y& f- ^9 P
    这里要做小小说明的是,对于铸钢件,浇冒口设计只是其中一小步,先期熔炼和后续热处理才是铸钢的核心。因为铸钢件的80%以上是与裂纹的斗争。对于铸铁件,其实图纸拿到手第一感觉或思路是立刻回忆和以前做过的那些产品有类似。而后根据原工艺稍作修改,在以后不断的试浇中持续改进。所以铸铁件的浇冒口设计十分重要,需要不断的积累,或者说,铸铁件不同类型的工艺积累越多的人,其铸造工艺越娴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11-16 08:58 , Processed in 0.0975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