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81|回复: 11

[交流] 铸铁成分的确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7 08: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这里主要说的铸铁是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现在的资料书籍都有对相应牌号的铸铁的化学成分推荐,这个推荐范围比较广,比较常见或老产品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但是对一些新产品拿捏不准,容易造成各种缺陷导致试验成功率下降,主要来讨论碳当量以及Si/C比吧,- F1 s/ k$ g8 E% w3 ~% P1 z
1、灰铸铁的碳当量基本控制在3.7-4.3%,大于3.9%就为高碳当量,低碳当量时硅碳比适当提高至0.65左右,高碳当量的硅碳比在0.45-0.5,在强度等力学方面可以从合金元素中调;薄壁的简单小件适当选择碳当量较高的成分,厚大件选择碳当量较低的成分。
( @4 E! l6 G/ R5 l) N5 j6 U$ r. t2、球墨铸铁的碳当量基本控制在4.3-4.6%,铁素体基体碳当量控制在4.6%左右,珠光体基体控制在4.5%左右,最终硅的含量下限是不出现渗碳体,并降低上线,一般控制在2.0-2.5%,铁素体基体取上限,珠光体基体取下限。! `( _  C- H( c/ B/ q+ x2 ]/ Q* X
欢迎大家来一块探讨,避免我们在新产品开发时走太多的弯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08: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先顶起来,怎么没有人来讨论啊?
, P; I5 F2 j" T; ~( ?给一些建议也好。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0-8 11:35
  • 签到天数: 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12-7 11: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学成分需要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不同铸造厂有不差异,即使是相同的产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7 12: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球墨铸铁的碳当量基本控制在4.3-4.6%,铁素体基体碳当量控制在4.6%左右,珠光体基体控制在4.5%左右,最终硅的含量下限是不出现渗碳体,并降低上线,一般控制在2.0-2.5%,铁素体基体取上限,珠光体基体取下限。# H( e4 t3 ]. M$ ?8 o; {2 ]
    ???% ~/ Y+ `: V4 g0 |( L; x% c6 D. X
    我们硅都到3.0了照样出来好的球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13: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4# yynnkk ' f8 Q! Z, P4 V3 |) T

    $ t* n( J8 m% Q" A( o" n5 D9 _4 I1 ~
    你们的铸件是贝氏体球铁?还是具有其他严格要求性能的球铁(像耐腐蚀,耐磨损)都需要较高的硅量,我说的2.0-2.5%是一般的球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7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学成分需要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不同的产品化学成分肯定不一样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9 10:47
  • 签到天数: 92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09-12-7 20: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1# seaxhy1984
    ( i6 j- Y' Z& p1 k, v% `) B, o6 \+ M. M# |" I( ?7 d8 u

    & g; K$ t0 J8 W* ]7 c! g( Z要结合具体的产品和生产工艺条件,一般的范围如楼主所言,赞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3 16: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只是把资料中的推荐成分和我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整理一下,介绍一个较为小范围的成分选定区域供我们参考,这样在选成分时可控范围就小很多
  • TA的每日心情

    2017-8-24 14:21
  •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9-12-13 19: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牌号,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工艺,成分往往是不一样的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12-6 17:34
  • 签到天数: 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09-12-13 19: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珠光体球铁含硅量个人认为还是在2.4左右为好,根据我们的实验含硅量2.5和2.2珠光体不相上下,高牌号的基体主要靠合金元素来保证,调整碳当量作用不明显,把硅量定的低了反而不好操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16 22: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4# yynnkk
    0 e+ A9 W* b+ ~2 \' A0 x- s$ l5 A5 y! N* H$ h, e
    # w, T4 _! \( M3 }! o4 g
    3.0的硅也能出好球铁!难以置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27 14:37
  • 签到天数: 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12-17 13: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成分可以做参考,具体的还是要经过实践检验才行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9-11 18:08 , Processed in 0.1494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