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10 13: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做过,但看过,书上摘点重点,你再跟于生产实际情况,自己参考下:
+ u+ g& H( p |3 }! M 碳当量控制在4.3%~4.5%之间:w(C)应控制在3.6%~3.9%;一般w(Si)控制在1.8%~2.2%为宜;一般w(Mn)≤O.3%,w(P)≤O.06%为宜;一般w(S)≤O.03%,有脱S条件的w(S)≤O.02%最好;
$ K- _' A" H7 C- A 然后适量加点合金:) w" T0 l, h9 `
添加稳定珠光体合金元素是生产铸态球墨铸铁曲轴行之有效的方法。添加的元素主要有Cu、Sn、Ni、Sb、Cr、Mo、W、V等。然而后4种元素虽能增加基体组织的珠光体含量,提高球铁的强度和耐磨性,但它们都是碳化物形成元素,容易使材料变脆,降低材料的疲劳强度。Cu、Sn、Ni、Sb等合金元素共同特点是能促进形成珠光体并细化组织,提高球铁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它们各自稳定珠光体的能力不同。它们稳定珠光体的能力可以近似地用下式表示:3 W9 f" Y1 C# N3 B
Ni:Cu:Sn:Sb=1:3:30:90& {) }$ U1 V5 e& b5 \% Y, d, K6 T
稳定珠光体的能力Cu是Ni的3倍,Sn是Cu的lO倍,Sb是Sn的3倍。Cu能够明显地降低球铁断面敏感性,减少Mn的偏析程度,可使曲轴厚壁处也能达到高的珠光体含量,并可以提高球墨铁的疲劳强度。Ni能强烈地细化珠光体,提高球铁的塑、韧性。Mo能显著的稳定球铁奥氏体,促进生成针状组织,增强球墨铸铁的淬透性。Sb对球化有强烈的干扰作用,加入过量时,不但使石墨畸变,而且与Mg反应生成富锑的脆性相,偏析在晶界,使铸件严重脆化,特别是大大降低了冲击韧性。Sn加入量大于0.06%时,铸件产生脆性。以上各元素均能不同程度的稳定珠光体,但Cu和Sn的组合合金化,不仅符合高质量、低成本要求,而且还可以加在球化包内,满足一种原铁水生产多种牌号球铁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