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7|回复: 1

我国铸造模具发展机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00:02
  • 签到天数: 3054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2-3-12 09: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从长期发展来看,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中国模具近年来以平均18%的速度增长,铸造模具更以高达25%增速的发展,高于中国GPD的平均增值一倍多,今后铸造模具总体需求还会进一步增长。

      铸造模具企业要转换机制,发展专业化生产,增强巿场意识,促进铸造模具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过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型企业内部设有模具分厂(车间),制造能力和技术力量较强,占了国内模具产值的相当比例,除少量标准件外购外,大部分工作量均由模具分厂去完成,致使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加之受企业管理体制的约束,模具制造周期长,不能适应巿场要求。进入wto后,中国铸造模具业也在逐步融入世界贸易一体化中。通过彻底的改革将计划经济的影响消除,为此,模具的商品化程度也将大幅度提高,国企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将加快,私营和个体企业的发展,使模具工业的企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国际模协秘书长罗百辉认为,模具行业社会化大合作和专业化将加强,这是抵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冲击的有效措施。传统的企业内的模具车间将有一部分通过改制成为独立核算的新经济实体,而大部分将被逐步淘汰,更多模具企业将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在本身专长的产品上保持优势,走专而精的道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模具的标准化也将进一步推行,模具的标准零件生产企业也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模具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结合的产业,中国有优秀的人才,模具钳工技术水平高,劳动力成本低。进入wto后,中国的投资环境得到更大的改善,外商投资可以享受到国民待遇,不再会有外汇平衡、外销配额的问题,所以中国的模具行业将会有更多的中外合资和外方独资模具企业。同时,由于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生产点外移呈不可逆转之势,更加开放的中国内地自然成为首选,模具企业势必跟进。

      由于中国模具生产成本大大低于国外,随着模具制造技术的完善和质量的提高,不仅可以减少模具的进口,而且有可能逐步开拓出口巿场,向国外出口更多的模具。中国加入wto后,模具进口在短期内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模具出口将会有很大发展。相对东南亚及中东等国家,中国模具在技术、质量及价格上占有优势,出口前景看好。而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其模具的返销及出口也将成为中国模具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罗百辉指出,我国已是世界铸件大国,我国压铸行业在不断革新中前进,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长三角”地区、山东、山西、辽宁、广东等地为主的压铸产业集群。这些地区的压铸产业集聚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使培训、金融、开发、市场营销、出口等方面形成互动,促进了压铸产业的发展,让我们离实现铸造强国的梦想更近一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8 09:17
  • 签到天数: 6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3-12 13: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jzhaomei 于 2012-3-12 13:38 编辑

    师傅转载的这篇文章说得是压铸模具(铝合金制品等)较多的。
    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铸造模具(特指铸钢件、铸铁件用的翻砂模,金属模等),在模具市场占有率很少。

    这是因为铸造模具要懂得铁碳合金的熔炼工艺,这就是一门太深的学问。而传统的模具机械专业根本就这号的知识。
    所以是搞铸造模具是设计师是小众化的。(需要模具知识+熔炼工艺,双炉熔炼的手艺才行哦)

    PS:这篇文章貌似和新能源扯不上边啊。哈哈,要是贴到职场交流版更好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5-9 01:50 , Processed in 0.10507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