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1|回复: 0

渗氮(软氮化)的常见缺陷

 关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24 21: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一、硬度偏低
  生产实践中,工件渗氮(软氮化)后其表面硬度有时达不到工艺规定的要求,轻者可以返工,重者则造成报废。造成硬度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设备方面:如系统漏气造成氧化;


材料:如材料选择欠佳;


前期热处理:如基体硬度太低,表面脱碳严重等;


预先处理:如进炉前的清洁方式及清洁度。


工艺方面:如渗氮(软氮化)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间短或氮势不足等等。


所以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找准原因,解决问题。
二、硬度和渗层不均匀
  装炉方式不当;


气压调节不当;


温度不均;


炉内气流不合理。


三、变形过大
  变形是难以杜绝的,对易变形件,采取以下措施,有利于减小变形:


渗氮(软氮化)前应进行稳定化处理;


渗氮(软氮化)过程中的升、降温速度应缓慢;


保温阶段尽量使工件各处的温度均匀一致。对变形要求严格的工件,如果工艺许可,尽可能采用较低的氮化(软氮化)温度。
四、处观质量差
  渗氮(软氮化)件出炉后首先用肉眼检查外观质量,钢件经渗氮(软氮化)处理后表面通常呈银灰(蓝黑色)色或暗灰色(蓝黑色),不同材质的工件,氮化(软氮化)后其表面颜色略有区别,钛及钛合金件表面应呈金黄色。     


五、脉状氮化物
  氮化(特别是离子氮化)易出现脉状氮化物,即扩散层与表面平行走向呈白色波纹状的氮化物。其形成机理尚无定论,一般认为与合金元素在晶界偏聚及氮原子的扩散有关。因此,控制合金元素偏聚的措施均有利于减轻脉状氮化物的形成。工艺参数方面,渗氮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越易促进脉状组织的形成,如工件的棱角处,因渗氮温度相对较高,脉状组织比其它部位严重得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4-6-17 22:55 , Processed in 0.18841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