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士达 都百特 鑫工艺

热加工行业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4|回复: 0

电镀工基础知识讲座

 关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25 22:48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08-6-3 16: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热工坛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免费注册

    x
    合格的电镀工必须懂得电镀的基本理论和电镀的原理,电镀工必须具备的条件,即*作方式、工艺管理、工艺规范要求,同时要能正确的对待工艺*作的规范化与产品质量密切关系,严格的说:没有严格规范*作就不可能镀出合格的电镀产品,因此要使自己能胜任电镀工这个岗位,就必须懂一点电镀的基本常识,通过理论上的培训,实践*作合格,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合格的电镀工。

    一、 什么叫电镀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的方式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工件表面,以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过程,就叫电镀。

    简单的理解,是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或结合。

    普通的说:电与化学物质(化学品)的结成。

    例如:一块铁板上镀上一层铜(通电在铜的镀液上)。

    二、 电镀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要办一个电镀厂,一个车间必须要有:外加的直流电源和特定电解液(或叫镀液)以及特定金属阳极组成的电解装置。就是除了厂房、水、废水处理外,还必须有直流的整流器。镀液通过(镀铜、镍、锌、锡、金、银)等镀种,以及镀什么镀种先择好阳极板。如:镀镍要用镍板,镀铜要用电解铜板,但镀铬不是用铬板,而是铅锡、铅锑合金板(即不溶性阳极)。

    除此外,化学镀、热镀锌等镀种通过化学反应结成的镀层是不用电镀的,一般叫化学镀镍、化学镀铜。

    电镀工须知的电化学基础知识。

    1、 化学知识:

    自然界由物质构成的,我们经常见到的水、泥土、食盐、钢铁等都是物质。

    一切物质都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运动是物质存在形式:例如:水蒸发成汽,遇冷变成冰块等。

    物质发生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质内部的矛盾性。自然界一切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叫自然现象,研究自然变化规律的科学统称自然科学。自然变化可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大类,研究物理变化的科学叫物理学,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叫化学。

    化学研究的内容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的变化,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1原子——分子论的基本概念。

       原子——分子论学说是化学的基础,其要点归纳如下:

    a、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维持物资组成和化学性,质的最小单位。

    b、  物质分子见间互相有作用力(吸引力、排斥力)。物质分子间作用力各不相同,以固体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c、  物质分子之间具有空隙,分子间的空隙决定着物质的体积。

    d、  分子由原子组成,它参与化学反应时并不分解。

    e、  表现出相同化学性质的一定种类的原子称为化学元素,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100多种,不同的元素的原子其重量体积、性质都不相同。

    f、   物质的分子和原子是外在不断的运动中。

    2元素符号及元素的原子量:

    为了表示不同的元素,在化学领域中常用拉丁字母来代表各种元素,这叫做元素符号。下列表中列出的是常用元素符号、原子量。原子的重量是很小的。例如:一个碳原子量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4克。这样的数使用和书写都很不方便,为了使用上的方便,用专用单位来表示原子重量,现在国际上采用碳单位来表示原子重量。一个碳单位等于碳原子重量的十分之一。用碳单位表示的一个重量叫做原子量。例如:氢的原子量为:1.008。氧的原子量为:15.9994。

    3化学反应:

    概念:由一种物质变化成另一种新物质的过程叫化学反应。

    例:碳燃烧变成二氧化碳就是化学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是由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但物质 不会消失,也不可能增多。它应服从下面的物质不灭定律和定比定律。

    A、 物资不灭定律:

    参加反应物质的总重量等于反应生成物质的总重量。

    B、 定比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都有一定的比例。反应生成物质也有一定的组成比例。

    例如:2克氢+16克氧,生成18克水。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分子式。在写分子式时,先写上元素符号,再把原子的数目用较小的数字记在符号的右下角。

    例如: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个氧原子组成,可写成:H2O。

    知道物质的分子式后,我们就知道物质的组成,并且可计算出分子量。

    例如:硫酸的分子式是:H2SO4,由此可知道它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组成。它的分子量是:2个氢原子量+1个硫原子量+4个氧原子量=分子量

    用分子式及符号经平衡后表示的化学反应过程叫化学方程式:

    例如:硝酸银与氧化钠作用生成氧化银和硝酸钠。

    可写成:AGNO3+NACl=AGCl+NANO3

    知道化学反应方程式后,我们就能知道多少参加反应的物质能生成多少反应生成物。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反应中,一个分子硝酸银与一个分子的氯化钠反应,生成一个分子的氯化银和一个分子的硝酸钠。

    我们查表知道这几种物质的分子量是:

    硝酸银     AGNO3=170

    氯化钠           AGCL=58

    硝酸钠           NaNO3=85

    氯化银           Agcl=143

    由此可知:

    170克AgNO3(硝酸银)+58克的(氯化钠)生成143克的AgCl(氯化银)+85克的NaNO3(硝酸钠):

       假设我们需要配制40克AgCl(氯化银),则需要多少AgNO3(硝酸银)和NaCl(氯化钠)呢?


    (硝酸银):      (氯化银)=170:143

    AgNO3            AgCl

    (硝酸银)=170X40  =47.5克

    AgNO3     143

    (氯化钠):         (氯化银)=58:143

    NaCl                AgCl

    (氯化钠)=           (氯化银)=16.2克

    NaCl                AgCl

    则需用AgNO3(硝酸银)47.5克和NaCl(氯化钠)16.2克。

    ④物质的分类:一切物质按其存在形式可分单质及化合物。

    单质又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又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合物两大类。所有的这些物质都与表面处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譬如:电镀的各种金属多为单质,电镀用的药品大多数为酸、碱、盐等化合物。
    近来有机化合物在电镀中应用也是越来越多,它被广泛和用作酸洗缓冲剂、光亮剂。

    1. 什么叫单质:——由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叫单质。单质分金属和非金属。

    A、 金属:常温下多为固体(汞例外)。具有金属光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一定的延展性。例:金、银、铜、铁、
    锡……。

    B、 非金属:常温下有气体、液体、固体三种形态,导电及导热性差,比重小,固体脆性大。例:炭、硫、氮、硅……。

    2、  化合物:

    A、  有机化合物:凡属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称为有机化合物。例如:汽油、酒精、丁炔二醇、萘二碳酸、香蕉水……。

    B、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酸性、碱性两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大多为非金属氧化物。它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溶于水生成酸。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碱性氧化物——大多为金属氧化物,它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溶于水生成碱。例如:Na2O、K2O、MgO、CaO…….

    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通常称为酸。酸可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无机酸还可分为含氧酸、无氧酸(氢酸)。

    含氧酸:硫酸、硝酸、磷酸、铬酸等。

    氢酸有:氢氟酸、氢氰酸等。

    酸类的特点:有酸味,使兰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易于溶于水。

    有腐蚀性;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酸与金属作用放出氢气。

    例如: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

    H2SO4+2NaOH=Na2SO4+2H2O

    硫酸与锌作用放出氢

    H2SO4+ZnSO4+H2↑

    碱: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通常称为碱。可分为强碱,如:NaOH、KOH

    弱碱:NH4OH

    碱类的特性:碱使红色石蕊变成兰色,具有腐蚀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热加工币 +5 收起 理由
    june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热加工行业论坛 ( 苏ICP备18061189号-1|豫公网安备 41142602000010号 )
    版权所有:南京热之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GMT+8, 2025-10-16 17:12 , Processed in 0.17592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